高血压专题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高血压专题网 > 仝小林教授首创四焦辨治之(一)顶焦 下篇-痹 痿证 中风和头痛的辨治要领

仝小林教授首创四焦辨治之(一)顶焦 下篇-痹 痿证 中风和头痛的辨治要领

时间:2021-10-01 23:06:15

相关推荐

仝小林教授首创四焦辨治之(一)顶焦 下篇-痹 痿证 中风和头痛的辨治要领

五、髓系病-痹、痿证

1. 辨治心法

痹痿均是髓系病,痹证为浅痿证深。三气杂至经络闭,皮肌脉筋骨痹成。初病在经透微汗,久病入络兼扶正。五体不已累五脏,仍以透邪最为赢。邪闭督脊成瘫痿,葛根乌茸壮督行。

臂展则颈健,腰活则膝康。我治经络之病,喜用两个方子加减:颈臂葛根汤,腰膝三痹汤,多获良效。

注:①皮肌脉筋骨痹成:即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②初病在经透微汗:初病在经,“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金匮要略》)。③葛根乌茸壮督行:葛根,葛根汤;乌,乌头;茸,鹿茸。④三痹汤:组成为黄芪、续断、独活、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人参、茯苓、甘草、杜仲、牛膝、桂心、生姜。即独活寄生汤去桑寄生,加黄芪、续断、生姜。治疗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之痹证。

2. 急性关节炎治要

“微微似欲出汗”,是治疗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手法,切莫汗出溱溱。曾治一个农民,急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不能行走,无汗。予麻黄加术汤(生麻黄100g),嘱其盖被,吸管吸药,补水,始终保持周身微汗。结果一副药尽,肿痛全消。“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诚如《金匮》所言。

3. 肩周炎

五十肩(肩周炎)形成的机制是气血不通。为什么?五十岁,气本已不足,肌肉松弛。加上侧睡,肩部受压,气血循环受阻;若不注意保暖,寒凝血滞,则导致肩周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矣。我治疗此病,在桂枝、当归、鸡血藤、羌活、片姜黄等温阳活血祛风通络基础上,一定要加补气之黄芪,可以大大缩短疗程。

4. 方药运用

(1)九分散

此方为治痹良方,出自清代费山寿的《急救应验良方》。取马钱子20g(去皮、毛)、麻黄120g(去节)、乳香120g(去油)、没药120g(去油)。上药各研,再合研极细末,瓷瓶收贮,勿令泄气。每服1g,每日3次,黄酒调下。功效为活血祛瘀止痛,用来治疗痹痛效佳。服后若觉心中不安、周身发麻,此是药力所为。

我治疗痛痹,无论其寒热,喜欢在原有辨证方基础上,加九分散,把它作为止痛药。一般用生麻黄6~9g,制乳香、制没药各6g,制马钱子粉0.6g(分冲)。因制乳没对胃有刺激,汤药宜饭后服。若痛剧,加川乌15~60g(先煎两小时)及芍药甘草汤。

附:九分散验案

患者,女,25岁。强直性脊柱炎病史8年,刻下:腰骶、双髋关节剧痛,伴麻木、晨僵,肌肉酸痛,怕风汗多,夜多噩梦,平素易怒。苔厚腻,舌底络脉瘀滞,脉沉细弱。诊断:痹证。治以祛风散寒止痛,予生黄芪30g、川桂枝9g、白芍15g、鸡血藤30g、狗脊30g、炒杜仲30g、骨碎补30g、补骨脂30g、阿胶珠9g、龟板胶9g、鹿角胶9g、黄柏15g。另配九分散:生麻黄0.2g、制川乌0.3g、制乳香0.2g、制没药0.2g、制马钱子0.1g,上药合为1g,打散。汤剂送服九分散(每次1g tid),服药二月后,痛减80%,晨僵、麻木、怕风、汗出等症大减,以上方制水丸,继服巩固。

(2)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汤是缓急止痛之专方、效方。我用其配葛根、松节治疗肩凝症;配桂枝、鸡血藤治疗不宁腿综合征;配川乌、乳没治疗关节痛;配吴茱萸、黄芪治疗虚寒性胃痛(胃痉挛性剧痛);配川楝子、青皮治疗胁肋胀痛。用量:治脏腑痛,白芍30~45g,甘草15g;治经络痛,白芍30~120g,甘草15~30g。

(3)仝氏益气通络汤

【组成】炙黄芪30g、川桂枝15g、鸡血藤30g。

【功效】益气温经活络。

【主治】肢体麻痹。

【辨证要点】疼痛、麻木、肢凉。

【治疗要点】疼痛、肢冷明显加制川乌;麻木明显加川芎。

(4)化瘀定痛散

【组成】制马钱子、生麻黄各3g,生大黄6g,三七、血竭、制乳香、制没药、苏木、梅片各9g。上药共研细粉。

【服法】据瘀血和疼痛程度,每次服1~2g,每日1~2次,黄酒或温水送服。

【主治】各种外伤、内伤引起的瘀血疼痛或痹症疼痛。另据辨证,可配以相应汤药。

(5)藤药应用心法

藤者,枝蔓也,为经络之药。经络受寒,温经通络,鸡血藤、首乌藤之属;经络郁热,凉经散络,忍冬藤、络石藤之属;关节风湿,红肿热痛,雷公藤、天仙藤之属(配生甘草可减肝毒)。凡经络关节之不通,宜用麻黄、桂枝;疼痛,宜用乌头;气虚宜用黄芪。虚实寒热配伍,全在加减变通。

附:痹症医案

葛根汤加味治疗斜颈案:患者,女,57岁。痉挛性斜颈2年。颈部左斜,几近贴肩,上仰不能,右转疼痛较剧,肩背僵硬,肢麻无力。苔厚,舌底络脉瘀滞,脉尺弱。辨证为气虚血瘀,经络不舒,治以温经活血,解肌通络,予葛根汤合乌头汤加减:葛根60g,生麻黄15g,川桂枝30g,白芍45g,炙甘草15g,鸡血藤30g,首乌藤30g,松节30g,炒杜仲30g,桑寄生30g,独活30g,羌活15g,姜黄15g,黄芪45g,川乌30g(先煎2h),生姜5大片。药后啜热粥覆被令微微汗出。14剂症大减,改川乌为60g,服一月愈。

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治疗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案:患者,女,30岁。双肘、膝关节冷痛数年,受凉加重,肌肉酸楚,伴恶寒怕风,乏力自汗,稍活动后加重,面白体瘦。补体C3:68.1↓,C4:11.0↓。外院诊断为:未分化结缔组织病。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虚数。辨证为营卫不和,阳气不足,治以调和营卫,补益阳气,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味:川桂枝30g,白芍30g,炙草15g,生姜3片,大枣5枚,黑顺片30g(先煎),葛根60g,黄芪60g,鸡血藤30g,当归15g,防风12g。此方加减服用3个月,关节疼痛、自汗恶风等症基本缓解。

六、髓系病- 中风

1. 辨治心法

卒中痰厥腑不通,桃核承气合三生。脉来洪大水量多,肥痰湿浊小续命。脉压差大弦细数,滋阴潜阳镇肝风。窍闭三宝脱参附,补阳还五尾收功。

注:①三生即三生饮,组成为南星、木香、川乌、附子。②小续命:小续命汤,组成为麻黄、杏仁、桂心、芍药、人参、甘草、川芎、防风、防己、黄芩、附子、生姜。③镇肝风,即镇肝熄风汤。④三宝,即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⑤脱参附,即脱证予参附汤。

2. 方药运用

(1)大、小续命汤

大小续命汤,此六经中风之通剂也,是治疗顶焦脑系的重要方剂。老年动脉硬化,由冬寒而诱发中风者,尤为适宜。有方歌曰: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生姜草,风中诸证此方统。除去防己附芩芍,生姜改做干姜充,再加当归与石膏,风痱肢废有殊功。

(2)起颓汤

起颓补气主黄芪,桂枝温经陈三七,天麻川芎鸡血藤,地蝎水蛭通络瘀。

注:起颓汤组成黄芪30~120g、川桂枝9g、陈皮9g、三七6g、天麻9g、川芎30g、鸡血藤30g、地龙粉、全蝎粉、水蛭粉各1g(分冲)。主治:中风后遗症期,运动、感觉、言语、共济、认知障碍。患肢瘫软无力,肌肉萎缩之气虚络瘀证。

(3)黄芪

黄芪,我把它看成补经络之气药。中风中经络者,大剂量用之,有起颓之效。中风中脏腑之脱证,则非人参、附子、山萸肉不可挽狂澜于既倒也。

附:补中益气汤治疗中风后发热验案

患者,女,59岁。患者脑出血后遗症6个月,体温始终波动在37.5-39.5℃之间,多种中西药及抗感染治疗后,体温均不下降。症见左半身偏瘫,汗出溱溱。舌红苔少不干,脉小滑数,重按无力。辨证为气虚发热,治以甘温除热,予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太子参12g,当归12g,白术30g,陈皮9g,升麻3g,柴胡9g,桂枝9g,白芍30g,炙草6g,生姜3片,大枣5枚。7剂后体温逐渐下降,继服7剂体温复常。

七、髓系病-头痛

方药运用

(1)仝氏头风散

【组成】蝉蜕、僵蚕各15g,片姜黄、制川乌各45g,川芎90g,香附、当归、全蝎、天麻、胆星各30g。上药一料,为一月量,打成细粉,混匀装瓶收好。

【服法】早晚空腹各服六g,蜜调冲服(少兑黄酒送服更佳),药后立即进餐。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治疗要点】头痛欲裂者加枯矾、郁金、乳香、没药各30g。

(2)仝氏解肌通督汤

【组成】葛根30g、川芎15g、天麻9g。

【功效】解肌通督活(脑)络 。

【主治】神经性头痛(包括紧张性、功能性及血管神经性头痛)。

【辨证要点】女性多见,或劳累,或缺氧环境,或血压升高,或紧张,或生气后头痛易作。

【治疗要点】颈肩僵硬加松节、白芍;头串痛加全蝎、僵蚕;血压高加钩藤;头闷痛加石菖蒲。

(3)天麻

此药为治疗神经性头痛之要药。我常用其与川芎、全蝎配伍,研粉冲服。后头痛加羌活、蔓荆子;前额痛加葛根、白芷;侧头痛加柴胡、黄芩;巅顶痛加吴茱萸、藁本;肝阳上亢之高血压加钩藤、生石决明、菊花;顽固性剧烈头痛,加白金丸(白矾、郁金,消痰散结)、蜈龙丹(自拟方:蜈蚣、地龙,解痉通络)、九分散(温经止痛,见痹证)。

八、髓系病-脑肠同治

“脑肠同治”,指通过通腑排浊以理气活血,即肠胃通则气血活,用来治疗脑部疾病。在治疗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脱髓鞘疾病时,通常要“调脾胃”、“通腑排浊”,这里面就蕴含有“脑肠同治”思想。

附:顶焦验案

产后偏头痛案:患者,女,38岁。产后左侧偏头痛反复发作。经行头痛、腹痛,甚则伴恶心呕吐,便黏臭不爽,反复口腔溃疡,五心烦热,腰痛,足冷,心下痞满,多梦易醒,舌红苔薄黄,脉略弦数。治以桂枝、云苓、桃仁、赤芍、莪术、天麻、黄芩、黄连、生姜各15g,全蝎粉、僵蚕粉、蝉蜕粉各1.5g(分冲),三七9g,葛根30g,大枣5枚。加减治疗4月,头痛几无发作,余证亦消,继服1月巩固。

重用细辛治疗顽固性头痛案:患者,女,40岁。反复头痛。近数月来头痛每日发作,伴畏寒、眠差、经期前后乳房胀痛,舌暗,脉沉细弱,头颅CT未见异常。辨证为经脉虚寒,瘀血阻络。治以祛瘀散寒,通窍止痛。予桂枝加葛根汤合大剂量细辛加减治疗:桂枝30g,白芍30g,炙草15g,生姜3大片,葛根30g,制川草乌各15g(先煎),细辛30g,当归15g,莪术9g,桃仁9g,炒枣仁60g,五味子9g。服7剂后,头痛消失,但睡眠仍差,炒枣仁加至90g继服,服完诸症改善,头痛未作。

车祸后头痛、脑鸣案:患者,女,53岁。车祸后头痛、脑鸣1月,刻下:阵发性头痛,脑鸣如蝉,昼夜不休,伴颈肌疼痛,胸闷气短,乏力寐差,二便调,舌红苔黄腻,脉沉弦数。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辨证为瘀血阻络,治以活血解肌通络,予川芎30g,桃仁9g,三七15g,血竭1.5g(分冲),酒军3g,炒枣仁45g,葛根60g,松节30g。上方服14剂,头痛消失,脑鸣减轻50%。加减继服14剂后,脑鸣减轻80%,寐差好转90%。

晕动症案:患者,女,34岁。既往有晕动症病史。每于乘车1小时左右,即出现头空痛,眩晕,恶心呕吐,四末发凉,卧床两日方可缓解,然遗留乏力、头晕等症。服抗晕动药未效。平素畏寒甚,舌淡胖嫩齿痕,苔薄润,脉沉迟无力。辨证为脾胃虚寒,痰饮内停。治以温中散寒,化痰止眩。予附子理中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减:黑顺片15g(先煎),党参12g,白术9g,干姜6g,炙甘草6g,生姜9g,半夏9g,茯苓30g。2剂后自觉精神大振,四末转温,又服5剂告愈。

桂枝加葛根汤合麝香治疗突发性耳聋案:患者,男,13岁。突发耳聋,诊断为“急性神经性耳聋”,予静滴神经节苷脂4天后,视力下降,胸前出现红色丘疹,遂停药。刻下:额头两侧自觉发紧,有压迫感,视物不清,乏力,汗多。舌胖大齿痕,苔腻。辨证为脾虚湿滞,耳窍闭塞,治以健脾化湿,解肌通窍,予桂枝加葛根汤合麝香加减:葛根120g,川桂枝15g,白芍30g,炙甘草15g,石菖蒲15g,白鲜皮30g,生姜3片,麝香0.2g分冲。服上方14付,听力学检查显示明显改善,声反射阈下降,听力好转。

注:麝香为窍药之最,非但神窍,亦善开诸脑窍。故窍之大病,非此不能开也。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