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专题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高血压专题网 > 中风患者临床常做的检查项目

中风患者临床常做的检查项目

时间:2021-04-09 14:27:44

相关推荐

中风患者临床常做的检查项目

中风疾病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是平常事了,而中风是有两种表现的,就是出血性中风以及缺血性中风的,那么,患上这两种不同中风的病人们,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该怎么去判断是患有了哪种中风的呢?下面专家们就给大家

1出血性中风以及缺血性中风如何区别

中风疾病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已经是平常事了,而中风是有两种表现的,就是出血性中风以及缺血性中风的,那么,患上这两种不同中风的病人们,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呢?该怎么去判断是患有了哪种中风的呢下面专家们就给大家带来中风的判断的介绍。

大城市因为医疗条件好,防控高血压有功效,所以俗称爆血管的出血性中风较少,缺血性中风多见。缺血性中风中又以脑血栓最为常见,这跟高血压、低血压都相关。两者表现出的症状有些差异,下列症状差别并非临床去判定的金标准,但可稍做判断:

出血性中风:一般是指因脑出血(脑溢血)所引起的昏迷和瘫痪,一般在患者活动的情况下发生,患者有头晕、血压突高,恶心呕吐症状。此类中风进程较快,以分钟~小时计算。

缺血性中风:是指脑血栓形成或在脑血栓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多为静态时起病,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突然出现说话困难病程进展更慢,以小时~天进展病程。

以上就是中风的判断的介绍了,相信朋友们一定了解清楚了。对于这两种中风,虽然症状上可能比较相似的,但是通过正规的检查,而且病因不同,能够很好的区分的。

2出血性中风诊断方法是怎样的

出血性中风的病人们,想要进行正确的诊断的话,要向医生阐述自己的详细的症状,同时还有通过身体的检查才能够作出判断的。那么,出血性中风的诊断到底是怎样的进行的呢?下面这篇文章专家们就对出血性中风的诊断做出详细的介绍。

中风分出血性脑中风和缺血性脑中风两类。当患者出现中风症状时,首先要正确判断患者属于哪一类脑中风。许多中风患者由于在运送转院过程中,延误了抢救时机,增加了病死率。因此,对中风病人应强调就地抢救治疗。

出血性中风的诊断要点为中年以上急骤起病的昏迷和肢体瘫痪,有高血压史以及脑脊液呈均匀血性等,更可依靠CT作出诊断。脑出血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在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的豆纹动脉,病理检查时见到出血半球肿胀、充血切面显示病损区有出血和血块,周围脑组织呈脑软化,并有点状出血,一侧大脑半球均有水肿。

出血性脑中风常见的先兆症状有:

1、 突然一侧身体麻木、无力,走路不稳、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

2、突然视物模糊甚至出现失明。

3、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来,或吐字含糊不清。

4、突然头晕,周围景物出现旋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在地。

专家提醒您:当出现上述先兆症状时,患者要高度重视,应尽快到医院就诊,以便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以上就是出血性中风的诊断的介绍了,相信朋友们一定了解清楚了。如果说发现自己的身体不适,并且是以上的症状的话,就要考虑是出血性中风了,要马上进行治疗的。

3中风患者临床常做的检查项目

中风病人们在知道自己患有该疾病后,要去医院检查治疗的,这个时候要做的项目的检查是比较多的,因为这样可以了解好病人们的具体病情,以及是否有其他的疾病。那么,中风患者们常做的检查有哪些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中风的检查的介绍。

以下是临床常用的一些检查项目:

(l)脑CT扫描

脑CT对出血性中风诊断率为1OO%,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率在85%以上。但需要注意的是缺血性中风在发病24小时以后才能显示清楚。所以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最好等中风发病24小时后再查CT。

(2)血糖、尿糖测定

中风病人的治疗和预后,与其有无糖尿病关系很大。中风急性期空腹血糖超过 11.12mmol/L,即提示其下丘脑损害严重,死亡率较高。所以,即使以前没有糖尿病病史,也应监测血糖和尿糖。血糖尿糖的高低是医生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这是因为中风以后可以出现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况且有的病人对自己过去有无糖尿病并不清楚。

(3)血液流变学检查

血液流变学是专门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变形规律的科学。血液流变学特征的改变与中风的发生、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大部分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血液太粘稠了,脑循环就受到影响,不利于中风病的恢复。因此中风病人定期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是必要的。

(4)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白细胞总数与中风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根据临床观察,白细胞总数在10×109/ L以下者预后较好,而在20×109/ L以上者死亡率高。白细胞计数还有助于中风的诊断。一般来讲,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白细胞常增高,而缺血性中风的白细胞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5)嗜酸细胞计数

随着病情的不同,嗜酸细胞数目也不同。病情越重,嗜酸细胞越少;病情好转,嗜酸细胞数目则逐渐恢复。如果嗜酸细胞逐渐减少且经过1~2周仍不恢复,往往预后不良。

(6)磁共振MRI

与CT相比,MRI无 X线的辐射效应,因此对人体没有明显损害,且图像层次清楚,分辨率高。其缺点,一是价格昂贵,相应的检查费用也高;二是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不宜使用;三是成像时间长,危重病人粮难接受长达4O分钟的头部扫描。鉴于以上原因,我们认为,MRI对于急性中风病人并非首选的检查项目。

(7)腰穿脑脊液检查

腰穿检查脑脊液对于明确中风的性质极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更先进的检查手段如CT、MRI等的应用,脑脊液检查就不再成为中风的必要诊断手段了。

(8)血脂

与中风有关的血脂主要是甘油三酯、胆固醇、β脂蛋白等。虽然还不能断定血脂与中风的发病有直接的关系,但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的诱发因素之一,故应常规进行检查。

(9)脑超声波

脑超声波(A超)的最大价值是观察中线有无移位。如在发病第一天就有中线移位,常提示有颅内血肿,说明是出血性中风;两天后出现的中线波移位则提示是由于脑梗塞伴发脑水肿造成,这种移位如长期不恢复,说明有脑软化灶成脑水肿存在,多预后不良。脑超声波检查简单、安全、比较实用。

(10)脑血流图

脑血流图简称REG。对判断脑动脉硬化及脑血管病的性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1)脑电图

脑电图的动态改变对中风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义。如果脑电图变化呈进行性加重,常提示预后不良,反之则预后较好。

(12)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对缺血性血管病、动脉瘤、动一静脉畸形、烟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虽然是一种有创性检查,但在直观显示血管结构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介人性治疗,估计以后随着医学的发展,DSA会更加普及。

(13)其他辅助检查

除上述检查外,皮层诱发电位、脑血流量测定、多普勒超声、脑地形图、各种微量元素的水平、激素的水平(如T3、T4)等,对中风也有不同程度的参考价值。而患中风病的老年人还应检查心脏、肾脏的功能等。

以上就是中风的检查的介绍了,相信朋友们一定了解清楚了。中风患者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肢体的锻炼,这样对身体机能的恢复非常的有帮助的。小编希望患者们都能早日康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