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专题网,内容丰富有趣,生活中的好帮手!
高血压专题网 > 5项筛查联合CT可鉴定肺癌高危人群

5项筛查联合CT可鉴定肺癌高危人群

时间:2023-04-04 00:49:57

相关推荐

5项筛查联合CT可鉴定肺癌高危人群

由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雾霾、烟草烟雾、遗传易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根据《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每4例恶性肿瘤死亡者

1CT筛查可查非小细胞肺癌

由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雾霾、烟草烟雾、遗传易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根据《肿瘤登记年报》统计数据显示,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每4例恶性肿瘤死亡者中,就有1例是肺癌。

医院肺癌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表示:“由于肺癌早期症状较轻微,不容易被发现,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临床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手术的最佳时期。目前,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有10%左右。其实,如果能早发现,并对肺癌类别进行鉴别诊断,在病灶未扩散前接受规范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60%以上。因此,肺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

支修益教授介绍,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的80%,包括大细胞癌、腺癌和鳞癌。由于小细胞肺癌仅占肺癌总数的15%-20%,不管是诊断还是治疗领域,小细胞肺癌获得的关注度都较低。但小细胞肺癌恶性化程度更高、病因更复杂,具有快速和侵袭性生长的特点,易发生广泛性坏死和淋巴结转移。

就目前的检测手段而言,CT筛查可以发现早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但是影像学手段很难发现小的、散在于肿瘤病灶上的小细胞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测已成为组织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的有力补充。

目前,临床常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包括:CEA(癌胚抗原)、SCC(鳞状细胞癌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今年在中国获批上市的新型肿瘤标志物ProGRP,采用血清和血浆样本检测,能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潘柏申教授介绍说,ProGRP能够及时、有效地识别小细胞癌,从而协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改善疾病管理,更有效地对抗肺癌。

2肺癌早诊CT筛查优于胸片

我国有3.5亿烟民,7.4亿人被动的吸二手烟,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空气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会持续增高。早期肺癌多无明显症状,导致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达中晚期,治疗花费大而效果不佳。因此,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证实,低剂量螺旋CT能够早期发现更多的可以治愈的早期肺癌患者。

早期的研究发现,利用X线胸片和支气管镜进行肺癌筛查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新一代CT分辨率的提高,则有机会发现更小的肺部结节,目前,低剂量螺旋CT检查已成为肺癌筛查和早期诊断最常用的工具。

首先,与普通胸部X线相比,胸部CT在发现肺部小结节病变方面更加灵敏。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研究发现,CT检出肺内小结节的能力是普通X线胸片的10倍,发现期肺癌是胸片的6倍。其次,CT检查无创、快捷,患者只要屏息数秒即可完成胸部扫描,放射剂量仅为3.3毫伏,相当于一个人全年自然环境放射总量。而且随着技术进步,CT检查的放射剂量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的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螺旋CT在年度体检时发现的肺癌85%为临床A期肺癌,筛查发现的早期肺癌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而公布的美国国家肺癌筛查实验结果显示,相比X线胸片,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肺癌可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这相当于所有因乳腺癌死亡的患者人数。

低剂量螺旋CT筛查发现的肺癌多数为无临床症状的早期周围型肺癌,而中心型肺癌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刺激性咳嗽或血丝痰,甚至咯血等呼吸道症状。对此类患者,利用痰液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和纤维支气管镜,尤其是荧光内镜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

3陶喆父亲陶大伟肺癌病逝 肺癌筛查靠什么?

9月12日,著名歌手陶喆的父亲、资深艺人陶大伟因肺癌在台湾病逝,享年70岁。不要以为肺癌离我们很遥远。在各种癌症中,肺癌发病率名列前茅;肺癌的死亡率是最高,拥有5年生存期的肺癌患者仅有10%—15%。这最主要的原因是肺癌早期诊断有苦难,大部分病人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这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生存期长短。要想与肺癌作斗争,早诊早治疗是关键。那么,如何进行诊断?

X线筛查是必查项目

胸部X光片,图中红框内即为肺癌(图片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丁磊医生提供)

用胸部X光片来筛查肺部疾病(包括肺癌)是应用最普遍的体检项目,通过X线检查可以了解肺癌的部位和大小。胸部X线透视观察膈肌运动情况,有助于判断膈神经是否被癌肿侵犯。标准断层摄片可显示中央型肺癌支气管阻塞情况,区别肿瘤与炎变的影像,清楚地显示肺癌块影和分叶状形态,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以及显示块影内有无钙化病变。

CT比X光更有效

▲40岁以上者每年至少做一次胸部CT

▲高危人群(包括有肺癌家族史、吸烟等)则应该半年做一次胸部CT

肺癌CT片,图中红圈内即为肺癌(图片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 丁磊医生提供)

有新研究表明,用CT筛查肺癌更有效。对某些患者而言,CT对早期发现肺癌可能会有用。但并不意味着“早”到可以存活。国家癌症协会最近评估了检测的有用性,螺旋CT存在一个缺点,它能发现很多异常,但这些异常并非对身体有害,这可能导致了不必要的组织活检、担忧以及手术。

CT不能代替X线

虽然不断出现新的检查手段,但永远不能完全代替X线胸片的作用。到目前为止,X线胸片仍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检查方法。98%以上的肺癌病人可以从胸片中发现异常现象。另外,X线胸部动态透视可弥补胸片的部分不足,可发现心脏异常阴影和隔肌活动情况,有助于诊断。CT可以是X线检查的补充,但不能代替X线检查。胸部横断切面可更清楚地显示纵隔或近纵隔的肿物及肿大淋巴结,对1cm左右的肺部肿物比X线显示清晰。还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肿瘤与胸壁的关系及侵犯程度,条件许可的病人此项检查是必要的。

肺癌的诊断

大多数情况下,直到出现长期的咳嗽或气喘这些明显的症状时,才会考虑肺癌。这时需要拍X片或者其他的影像学检查。可能还会将患者的痰液送检。如果这些检查提示了肺癌的可能,接下来须做组织活检来确定。

肺癌早期症状

专家说,早期肺癌并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仅为一般呼吸系统疾病所共有的症状,如咳嗽、痰血、低热、胸痛、气闷等,很容易忽略。

1.咳嗽。肺癌因长在支气管肺组织上,通常会产生呼吸道刺激症状而发生刺激性咳嗽。

2.低热。肿瘤堵住支气管后往往有阻塞性肺叶存在,程度不一,轻者仅有低热,重者则有高热,用药后可暂时好转,但很快又会复发。

3.胸部胀痛。肺癌早期胸痛较轻,主要表现为闷痛、隐痛、部位不一定,与呼吸的关系也不确定。如胀痛持续发生则说明癌症有累及胸膜的可能。

4.痰血。肿瘤炎症致坏死、毛细血管破损时会有少量出血,往往与痰混合在一起,呈间歇或断续出现。很多肺癌病人就是因痰血而就诊的。

4癌细胞转移 腰背部总疼痛应排查肺癌

因为雾霾问题,很多人开始关心起患癌问题了。有人会问:是不是空气太坏,让人生癌的?专家解释:肺癌的发生有个漫长过程,现在得病的更多与抽烟有关,而一、二十年后,如果环境污染不改善,对与肺癌的发生率来说,雾霾带来的风险将比抽烟还厉害。

抽了30包年就要做CT查一查

据悉,肺癌的发病率近几年位居各肿瘤榜首,究其原因与大气污染、二手烟、厨房烟、甲醛等都有一定关系,但眼下最为直接的还是抽烟,因为一二十年前,空气质量还是不错的。

比如50岁以上,有着长期吸烟史的人就属于高危人群。有的人说,我一天抽三包,有的人说我三天抽一包;也有的人说我抽了,有的人说我抽了,怎么样来衡量这个吸烟数量呢?

对此,专家给公众一个计算方法,抽烟到底是多还是少,比较的单位被称为包年。比如说一个人一天抽一包,抽了30年,可以说是30包年;有的人一天抽两包,抽就是30包年。范教授建议:凡是达到30包年的人,每年都要进行1次胸部低剂量螺旋CT检查,以尽早发现身体有无异常。

总喊腰背痛尽早排查肺癌

专家提醒,有的肺癌患者并没有咳嗽、气急等不适,反而是腰背部疼痛不止,经过多项检查最后才发现原来“罪魁祸首”是肺癌。因为中晚期肺癌患者最大特点就是癌细胞转移,其中骨转移大约占到30%~40%。

中老年人常出现的骨、关节疼痛,与肺癌骨转移的疼痛,从症状上来说没有明显的差异和区别。因此,长时间关节疼痛,包括腰痛、肩膀痛、胸痛等患者,不能硬扛着、忍着,应尽快到医院排查是否是因肿瘤导致的骨转移。

一旦确诊恶性肿瘤骨转移,建议马上开始针对骨转移的治疗,即使无骨痛等症状,仍然建议常规使用双膦酸盐治疗。

肺癌凶不凶不看肿块大小

现在人们有个误区,认为癌症大了就无药可治,小就没问题。专家表示,对肺癌来说,病情是早期还是晚期,很多时候与肿瘤的大小并没有直接关系,并不是大的肿瘤就一定是晚期,小的肿瘤就是早期。

大部分恶性肿瘤是依据TNM分期方法来确定早、晚期,一般分为四期。TNM分期方法,T是指原发灶,N是指区域淋巴结,M是有没有远处转移。比如,有病人原发灶很小,属于最小的原发灶(T1),但M显示有远处转移,那么,即使病灶再小也是属于晚期。有的病人原发灶很大,已经到最严重的情况(T4),但M没有转移,说明还是一个局部晚期病灶,生存机会就大得多。所以病情的早晚还是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科学的评判,并不能单纯根据肿块的大小、病人的感觉来确定。

55项筛查联合CT可鉴定肺癌高危人群

研究者称,使用一种包含五项肺癌危险因素的评估模型可以鉴别肺癌高危人群,并使其在扫描的筛查中获益。该模型在三个大型队列研究中的两个里均显示了良好的鉴别能力,受试者操作性曲线(曲线)下面积为至(时无诊断价值)。该模型优于传统的风险评估因素—烟龄和家族史。

尽管如此,在内科学年鉴在线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强调,该评估模型目前还不适用于临床。来自英国利物浦罗伊城堡肺癌研究项目的John K. Field博士,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在文章的结论中提到,“在三个独立的外部患者资料中使用利物浦肺癌项目(LLP)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验证,显示了评估模型良好的鉴别能力,并表明筛查出的高危患者能在肺癌CT筛查中获益”。

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显示,连续3年进行CT筛查的患者相对于胸片筛查,肺癌的死亡率减少20%,全因死亡率下降6%。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及其他近期的临床试验分析结果提示需要一种风险评估模型来鉴别高危患者,给予CT筛查。在研究报告的前言中,研究者提到,目前已有的几种风险评估模型,任意两个包含的危险因素都不相同,每个模型适用的人群也不相同,除此之外,大部分的评估模型都只限于对概率的计算。Field哲学博士及其同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这些评估模型的关键缺陷在于他们纯粹只关注模型数学上的准确性,并未评价预测结果的净效益,而净效益恰恰是建立在精确性和使用评估模型进行临床决策所带来的危害与利益之间的平衡之上的”。

利物浦肺癌项目(LLP)风险评估模型对烟民和既往的烟民以及不抽烟的患者均适用。该模型还包含了肺炎病史、其他类型肿瘤病史、石棉制品暴露史和肺癌家族史(除烟龄外)等几个在其他风险评估模型中所没有的肺癌危险因素。为明确LLP模型对于临床决策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者将该模型回顾性应用于来自欧洲早期肺癌诊断研究(EUELC研究,病例数1868例)、哈佛肺癌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数2922)和利物浦肺癌项目回顾性队列研究(LLPC研究,病例数7652)的样本中。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LLP评估模型的预测来确定肺癌5年生存的绝对风险。研究者通过2.5%,5%,和10%三个风险阈值评价评估模型的性能。研究者将LLP评估模型与全面筛查策略进行比较以确定净效益和获利。分别在3项不同的研究中应用LLP评估模型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UC)如下:

EUELC -- 0.67

Harvard -- 0.76

LLPC -- 0.82

烟龄是最佳的肺癌独立风险预测因素,在EUELC,Harvard和LLPC研究数据中得到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3,0.74和0.72。研究者同样也指出了该研究的几个不足之处:LLPC研究中缺乏石棉制品暴露史人群的数据;获得的是预测收益,而非实际收益,还需要以CT扫描为依据的试验来证实;研究忽略了肺功能和遗传因素这两项潜在危险因素。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 Russell Localio哲学博士和斯坦福大学的Steven Goodman医学、哲学博士,在随后发表的社论中评价,使用LLP风险评估模型“总是比筛查所有人或不筛查要好”。然而,适用于制定临床决策的工具需要更有意义的结局评价指标。

Localio和Goodman在社论中提到,“分析的手段不能仅限于回归模型参数表,ROC曲线下面积,C统计量,敏感度,特异度等等”。“然而,通过在新的预测或筛查的方法和评估模型的研究报告中增加决策方法和相对效用曲线等创新,我们可以评价各种更复杂情况下临床决策的相对净健康收益。”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